先锋文汇
先锋文汇 当前位置:首页>先锋文汇

老支书传给我的三条“锦囊妙计”

2021-11-23  作者:gscq    阅读:0

  弹指间,我以选调生的角色在基层工作一年有余。这一年的历练让我快速成长,收获颇丰,印证了“基层天地广阔,青春大有可为”。从在象牙塔中穷经,到在大熔炉中淬炼;从面对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时的无所适从、心余力绌,到处理群众矛盾问题时的井井有条、游刃有余;从一名举棋不定的稚嫩书生,到一名理想信念坚定的基层干部。这一年我在乡间沃野良田中茁壮成长,在走街串户谋划民生实事时不断收获,这些成长与收获都要归功于村子里的老支书传给我的三条锦囊妙计。
  第一条锦囊妙计:牢记一个“正”字。凡事牢记一个“正”字,就是要为人正派,做事公正。老支书平日里话虽不多,但讲话字字珠玑,做事雷厉风行,身先士卒带领全体村干部遵守村规民约,高标准贯彻落实上级要求。疫苗接种时,老支书带头去接种疫苗,这让观望的村民打消了顾虑,村里的接种人数全镇领先。秸秆“三禁”时,老支书坚持早上下地看苗青,晚上值班查三禁,自家田地里的秸秆码放得整整齐齐,合作社农田的收割播种井然有序,村里“三禁”工作的力度升温加压。老支书在微信群里部署任务的时候,最后总要带上一句,“村干部要带头做,让村民服气!”老支书做事不偏不向,一碗水端平,凡是有章可循、有据可依的事情,他都秉公执法、绝不逾矩。在工业园区征地拆迁中,面对最后一户村民的高要价,老支书坚决不松口,宁愿三班倒日夜上门做工作,也绝不搞特殊、开绿灯。基层是服务群众的一线窗口,基层干部每天都要面对办事群众,其一言一行都被群众看在眼里、记在心里。从政先信于贵,基层干部只有做到严守法律法规,遵守规章制度,保持廉洁自律,做事公平公正,面对群众时才有十足的公信力和强大的号召力,工作才能推进,好事才能办好。
  第二条锦囊妙计:坚守一个“实”字。凡事坚守一个“实”字,就是要工作扎实、成绩真实。我曾经跟隔壁村的老支书一同参加县里的人口抽样调查业务培训会。老书记已经退休多年,但仍然以网格员的身份在村中发挥着余热。统计业务知识枯燥难懂,会上的许多年轻人早早低下了头玩起了手机,但老支书神情专注,抬头听讲、低头记录,在笔记本上一一记下知识重点,看到老支书本子上记录的密密麻麻的笔记,我羞愧难当,自愧不如。课间休息时,老支书不是在向老师请教问题,就是在跟其他村的统计员交流工作经验。会后离场的时候,老支书专门拜托我说:“小李,后期县里如果有什么指示要求,麻烦你告诉我一下,村里如果需要设备资料什么的话还要麻烦你跟县里沟通一下,这个调查工作我回村立马就去办”。最后,老书记所在的村子提前完成了样本社区的抽样调查,数据通过率100%。基层工作繁杂、琐碎、细小,年轻干部前期容易产生浮躁的心理,后期容易养成“躺平”的心态。浮躁与躺平,都会导致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扎实不落实,工作成绩不厚实不真实。在负面的心理心态下,即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,也只是镜花水月、空中楼阁,既不利于自身的成长,更不利于群众福祉的增加。因为基层之事,看似无足轻重、虚无缥缈,但桩桩件件都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。只有摒弃急功近利的浮躁,拒绝饮鸩止渴的“躺平”,自己的任务目标才会落实,工作才会扎实,只有工作扎实,自己的成绩单才会厚实,成绩才会真实。
  第三条锦囊妙计:思考一个“变”字。凡事思考一个“变”字,就是要静观其变,通时达变。老支书每次开完会回到村,为了找出更好展开工作的窍门,都会再研读一遍会务文件;每次读书看报,为了找出村子发展的更多可能路径和政策红利,都会圈圈点点相关会议和政策信息——“一张报纸,一份文件,里边的道道多着呢!”老支书们通过对形势的研判和政策的把握,各个村走出了乡村振兴的差异化新路:我们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,合作社发展活力十足,依托工业园区建设和合作农场经营,村营纯收入年年突破百万元的大关;隔壁村则擦亮了乡风文明和生态保护的美丽名片,通过李骆河、小游园等文化品牌,以及特种养殖和温室大棚等创收途径,走出了一条雅致、精细的田园乡村发展道路;有的村子积极激活乡贤资源,筑造黄金台,千金买马骨,既拓宽了共富道路,又提高了治理效能……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,乡村的变化更是时新日异。基层干部既身处群众日常生活的小环境之中,更处于社会运转的大环境之内,这要求我们既要观察到微观的个体生活变化,也要捕捉到宏观的国家政策变化。既做政策的传播者,更做政策的执行者,把握时代脉搏,顺应政策导向,流水不腐、户枢不蠹,顺势而为、乘势而上,乘着政策的东风把乡村发展好、建设好。